全国人大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
——习近平
您当前的位置 : 河北人大 >> 调研·理论
加强和推动人大文化建设 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河北人大通讯》 2019-02-14 14:48:12
A- A+

  作者:唐山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 孙昌彦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上,习近平对文化自信特别加以阐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其语境更为庄严,观点更为鲜明,态度更为坚决,传递出这既是文化理念又是指导思想。文化自信于是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坚定制度自信,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离不开人大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撑。人大文化与人大制度相伴相生,是人大制度在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集中反映,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要通过人大文化建设,宣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讲好中国人大故事,让国家根本制度深入人心;要通过人大文化建设,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推动人大工作提高水平,更好服务中心大局。

  一、深刻认识人大文化特性,把牢人大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长期革命所创立,并在国家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证明、不断完善的成功政治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作为与人大制度相伴而生的人大文化,必然具有政治性、人民性、法治性的特性,人大文化建设要紧紧把握这三个鲜明特性。首先,人大文化建设要突出政治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机关是重要政治机关,人大文化建设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旗帜鲜明坚持党的领导。工作中要始终把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总领,把牢人大系统意识形态建设的正确方向,努力使人大文化更好地反映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人民意志,反映通过发挥人大制度优势确保中央和各级党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其次,人大文化建设要突出人民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人民性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属性。人大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服务的根本方向,围绕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利益,积极宣传反映群众呼声,展示各级人大为民履职成效,充分彰显根本政治制度的独特优势,调动人民推动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第三,人大文化建设要突出法治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集中体现,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宪(接前页)市场监管局坚持未评先改,目前办理的“多证合一”营业执照90%以上实现“一次办好”。县交通运输局力法和法律赋予的立法、监督、任免、重大事项决定等职权。人大文化建设必须将法治观念贯穿始终,紧紧围绕人大的法定职责、法定范围、法定程序,在法律的框架内深入研究和反映人大制度建设实践成果,认真总结和展示人大依法履职尽责、推进依法治理的工作成效,既说人大事、又讲法治话。并通过人大文化建设,促进和推动法治建设进程。

  二、深化地方人大理论研究,夯实人大文化建设的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没有自己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就没有话语权”“要按照总结、继承、完善、提高的原则,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加强地方人大理论研究,结合地方实践阐释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体系和特点、优势、经验等,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是人大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要把握地方人大理论研究的重点。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完善、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把开展规律性、创新性、前瞻性专题研究作为工作重点,及时回顾、总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地方各级确立以来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和宝贵履职经验,提炼把握人大制度的特点和人大工作的规律,为推进地方人大工作不断向前发展提供理论支持;要围绕贯彻落实新时代关于人大工作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深入开展理论和实践上的研究与探索,不断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基层人大工作理论研究必须源于实践、指导实践。要坚持问题导向,把理论研究与实际调查结合起来,把完善人大制度和工作机制与实践检验结合起来,围绕如何更好坚持党的领导、更好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全面提升各级人大代表的履职水平和质量、有效助推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等迫切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加强理论分析,谋划创新举措,不断丰富人大制度的实践特色、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要形成加强理论研究工作的新格局。各级人大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各工作委员会和人大机关要把加强理论研究作为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结合工作实际加强相关方面的实践探索、工作研究和理论总结。要通过建立咨询专家库、人大理论研究会等形式,善于利用和发挥社会专家学者的专业智力优势。要与党建研究、民主法治建设研究、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结合起来,丰富人大理论研究内涵、拓展研究深度。

  三、加强和改进人大舆论宣传,不断浓厚人大文化氛围

  加强对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宣传,是各级人大的重要任务,也是人大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如果人民群众在思想认识上对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搞不清楚、弄不明白,人大制度、人大工作就难以拥有牢固的群众基础和社会氛围。要掌握主动权、话语权,进一步加大力度、改进方式、增强实效,努力做好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工作和理论研究成果的宣传普及,使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更加深入人心。在宣传内容上,要做到人大制度、人大依法履职和代表主体作用发挥全方位。充分利用宪法及法律法规公布实施、每年“两会”等重要时机,有计划宣传人大制度及其发展成果,使广大干部群众坚定制度自信;要深化对地方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等情况的宣传,对人大开展的专题询问、执法检查、集中视察等活动,进行全程、专题、深度报道,激发群众对人大制度的认同感;要加大宣传闭会期间代表接待选民、反映民意、视察检查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模范事迹,提高代表在人民心目中的威望。在宣传形式方法上,要做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全运用。要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除了“短、平、快”的信息性报道外,更要进行专门策划,通过深入报道、设立专栏等方式,拓展人大宣传的深度。要适应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充分发挥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流动媒体等新兴媒体作用,加强各类新平台终端建设,提升运用新媒体开展人大新闻舆论工作的能力,积极抢占新兴舆论宣传阵地,实现全媒体的融合互动发展,增强人大宣传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和说服力。在工作机制上,要做到人大机关、宣传和新闻单位、上下级人大全联动。要加强人大机关内部各委室的联系协作,工作相互通气,线索经常提供,资料加强交流。加强人大机关与宣传和新闻单位的协作,健全定期联系、新闻通气等工作机制,每次人代会、常委会议和开展重大活动要制定宣传报道计划,提升宣传效果。要主动邀请全国人大为基层人大宣传工作提建议、出思路,省市县乡四级人大要加强沟通联系、联合协作,积极宣传基层典型和做法,增强宣传的鲜活性、指导性。

  四、发挥人大机关作用,为人大文化建设提供有效保障

  加强人大文化建设,弘扬人大制度精神内涵,促进全社会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是各级人大常委会机关担负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各级人大常委会机关,必须高度重视,搞好统筹谋划,加强组织推动。一要加强顶层设计。要把人大文化建设作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措施来抓,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对届内人大理论研究、人大工作宣传、人大机关建设等目标任务、工作重点作出统筹安排,并分解任务,列入每年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增强工作的科学性、指导性、规范性,确保人大文化建设按照正确方向有序推进,发挥应有作用。二要加强载体平台建设。要着力抓好人大历史陈列馆建设,深入挖掘整理展示本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和实践历程,为人大工作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社会开放;加强人大机关“一刊一网、两微一端”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专门工作机构,丰富内容形式,切实发挥人大文化宣传主阵地作用;探索设立“人大机关开放日”,通过列席旁听会议、模拟听证审议等形式,让更多人亲身了解人大工作、认识人大制度;发挥“人大代表之家(站)”作用,把人大文化建设延伸到基层,成为老百姓近距离感受民主政治的最好窗口。三要加强人大工作规范化建设。人大履职规范过程就是人大文化的发展过程,人大履职的工作过程就是人大文化的展示过程。要不断用人大履职规范化的新成效展示人大文化发展的新成果,进一步探索研究完善立法、监督、选举任免、重大事项决定等工作程序,做到依法依规更精准、问题导向更突出、听取民意更直接、社会影响更广泛,充分展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四要加强人员队伍建设。要强化主体力量,把年富力强、懂专业知识、热爱人大事业的干部调整充实到常委会工作机构。坚持实施人大干部能力提升扩容工程,不断用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要通过设立人大理论研究成果奖、好新闻奖等机制,激发人大文化建设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责任编辑:赵文强
Copyright  ©  2011-2018  www.hbrd.gov.cn  河北人大 版权所有
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办
冀ICP备09023088号-1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