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
——习近平
您当前的位置 : 河北人大 >> 监督工作 >> 监督动态
审议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就业促进“一法一办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来源:河北人大 2019-09-29 08:58:45
A- A+

9月27日下午,分组审议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就业促进“一法一办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周仲明副主任说,省委省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面实施“三六八九”工作布局,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应给予充分肯定。赞成报告对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几条建议,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强力推进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进一步优化河北的经济结构。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细化社会分工,促进整体就业。二、增强全民的就业意识,转变就业观念。强化职业技术教育,现在是高技能蓝领人才缺乏,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三、抓投入、上项目,通过投资拓宽就业机会拉动就业。四、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就业。五、提升劳动者素质,增加劳动者收入。

王会勇副主任说,就业是民生的根本,解决就业问题是各级政府重要职责。就业关系一个家庭的幸福和谐,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至关重要。总体上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出台有效措施,使得全省就业形势总体保持平稳。社会委认真开展了执法检查,做了大量工作,赞成这个报告。提几条建议,一、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进一步广泛开辟就业渠道。二、高度重视人才结构的问题,解决好“招工难”和“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教育部门招生计划要科学研判,增强招生的针对性;搞好待业人才的思想教育,纠正就业偏见认识,培养其创业能力。三、加大“双创”工作力度,出台更多鼓励和支持创业的政策,特别要做好支持本土就业工作。

姜虹委员说,就业问题是民生之本,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大局,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新成立不久就紧紧抓住“一法一办法”的贯彻实施情况,作为执法检查的重点,确实抓住了关键问题。同意社会委所作的报告。就业率高低的社会呈现,其实是检验各方面人才培养是否成功的最直接的试金石。建议社会委在抓好执法检查成果转化的基础上,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就高校毕业生就业与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专业、学科设置和教材的更新问题,退役军人就业与部队复合型人才培养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农业农村农民发展问题,社会就业与国企、民企快速发展问题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从根本上破解好培养新时代所需人才与人才的合理就业问题。

王大为委员说,就业不仅关系社会稳定,还关系家庭和谐和个人发展。社会委的报告立足于社会实际问题,从检查方式内容到意见建议都很有深度。但从实际感受讲,不充分就业、低质量就业、隐性失业问题应该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看就业基本面,更要从深层次分析问题研究举措,比如如何提高就业意愿、就业质量和就业效能。建议,政府将就业和创业一起双轮驱动,通过提高创业意愿、创业能力实现充分就业、高效能就业。

王昌委员说,报告非常好,我完全赞同。一是解决好就业问题一方面要加快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改善营商环境,靠我们内生动力增加就业岗位;另一方面要平衡好本地就业与外出就业的关系,鼓励本地大学生先到外地就业。二是招工难就业难并存将长期存在,解决的办法是要牢牢抓住实现产业升级这个牛鼻子,站在实现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高度谋划和推动就业的问题。三是高质量发展一定要有高水平的产业工人支撑。全社会都要重视对产业工人的继续教育,政府要加大企业继续教育的投入。四是加大对贫困家庭、贫困人员的救济力度。在转型升级、去产能、大气污染治理、创新发展中最大力度保持社会稳定,保持贫困家庭的正常运行。

杨智明委员说,报告很好。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社会委成立后开展的第一个执法检查就选择了就业促进“一法一办法”进行监督,充分体现了围绕中心。报告对成效的肯定实事求是,对存在的问题看得很准,意见建议很有针对性。建议,一、省市人力资源部门在发挥网络功能作用上再多下功夫,为用人单位找人和个人找工作打造永不打烊的就业市场。二、各类高校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

杨金深委员说,报告数据详实,问题分析到位,展示了河北就业全景结构图,提供了研究就业问题的新信息,应予充分肯定。提供几个思考视角供参考:一是要综合看待就业问题。要与经济结构、教育结构、社会结构综合考量,分析就业问题,特别是分析就业结构错位问题的发生原因,通过经济结构、教育结构、社会结构的相互适应与政策叠加,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解决就业问题。二是关注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这两类重点就业人群。对于农民工的就业问题,要注重在第三产业新业态的扩展中扩大农民工就业机会,如养老业、旅游业、家政业、物流业等。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要突出搞好职业教育,将其作为适应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为培养大国工匠创造条件的长期战略,也改变高等教育结构。建议出台政策吸引高分考生向职业教育领域聚集,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王振平委员说,赞成就业促进报告,总报告后面附着三个分类报告,有情况、有数据、有问题、有意见建议,比较完整。2018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87万人,其中各类高校、中专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就要占一半左右,所以毕业生就业是个突出问题。建议,一、加大产教融合改革,引入民营资本,搞好校企合作,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二、加强就业培训和职业培训,加大政府对就业培训、职业培训的投入力度。三、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就业引导,引导就业人员重视到基层、农村、新兴产业、民营企业中去谋职就业。

鲁平委员说,就业促进报告写得很好。后面附了3个调研报告来支撑观点,有情况有问题分析有建议。有几个突出感受:一是失业率长期控制在4.5%以内,这个很不容易。二是结构持续优化,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46.3%,成为就业的主体,这是一个亮点。三是问题说得准,有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的问题,就业岗位缺口约有10万人左右。也有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的问题,缺乏有技能的劳动力,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等。提两条建议,一、加强职业教育,弘扬“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培养技能型操作型人才。学校与企业要做好对接,联合培养企业需要的职业技能型人才。要建立一个评价体系,改进职业技术工人的薪酬制度和待遇。过去8级工工资就很高,有技术、有地位、有待遇。职业技术工人工资高,社会地位自然会高。二、制定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的相关政策,让人留得住,拓宽就业渠道。

翟志海委员说,同意报告。一是成绩可圈可点。报告中提到了6个方面的主要成效,特别是2018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87万人,比上年增加4.94%;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形成了1+8就业政策体系;创业孵化、科技孵化带动就业35万人;省以上就业补助29.8亿元,比上年增加3.75亿元等。二是问题值得关注。从6个方面的问题和附件中的相关数据不难看出,就业压力大、人才失衡、就业率不平衡等问题值得引起重视。特别是研究生就业率不足50%、高校毕业生数量增加、学校专业与社会需求不够契合、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影响、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标准、农民工“四低一难”等问题,希望引起领导和相关部门重视。三是措施有待细化。报告中促进就业的思路与措施,反映出社会建设委员会和相关部门对解决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有思考、有研究、有对策。这些措施需要逐一分解到具体部门,规定时限,细化工作环节,精准施策,保证意见建议变成实际效果。

张力红委员说,同意该报告。此次开展就业促进“一法一办法”执法检查有四个突出特点:一是检查举措细致多样。执法检查组在采取听取汇报、征求意见、实地考察等常用方法的基础上,聚焦检查重点开展先期调研,对全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三个重点群体就业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进一步增强了执法检查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二是基本情况全面翔实。执法检查组在全方位掌握大量数据材料的基础上,从六个方面高度概括了我省就业促进“一法一办法”贯彻实施的主要成效,使我们对“一法一办法”实施情况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和把握。三是问题剖析深刻准确。执法检查组坚持问题导向,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重点群体就业稳中承压等6个方面问题。四是意见建议切实可行。执法检查组聚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6个方面19条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为深化就业促进“一法一办法”更好发挥作用明确了方法路径,提供了努力方向。

刘书为委员说,景辉同志代表社会委作的报告很好,政府在促进就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今后工作特别要重视继续开发就业岗位,提高就业增量。重点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保持经济增速,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促进就业。二是大力支持鼓励创业,要以创业促进就业。三是要重视农业在扩大就业方面的作用,使失业农民工能回得去、有岗位。

王海波委员说,报告写得不错。在就业问题上,相关部门尽职尽责,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了很多的创新和努力,很不容易,难能可贵。现在的问题主要是业的数量和业的容量空间不足,这是导致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所以说必须促进“双创”,一旦业的数量和容量都增大了,就业问题就好解决了。另外,就业理念的社会导向存在着问题,这个问题需要解决。再有就是教育的结构和教育的内容和成才的导向也存在着问题,这也是需要解决的。要想推动高质量就业,解决就业的深层次问题,必须要花更多的力量解决结构性问题。当然,我们在促进就业方面也有一些问题,促进就业的措施还不够多、不够硬,这是需要进一步总结、挖掘和创新的。要真正解决当前就业的压力需要在推进创业上大力创新,大力扶植有发展潜力和创新活力的产业,既促进经济发展,又促进就业,相辅相成。

赵风楼委员说,报告很好,完全赞同。报告既肯定了成绩,又提出了问题。重点突出,措施有力。提几条建议,一、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建好职业技术学校,大幅度提升劳动者的素质,多培养一些工匠出来。二、要大力鼓励和支持创业、创新带动就业。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一个创业者可能就带动几个人、十几个人甚至几十人、上百人就业。三、争取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中央财政从今年开始有大量资金,支持各类技术职业学校建设。有关部门要积极作为争取国家支持和民间资本投入。

刘教民委员说,赞成就业促进“一法一办法”报告。我省非常重视就业工作,但就业总量压力不减,人才结构失衡。针对存在的问题提三条建议,一、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高职高专人才对社会有巨大的贡献和作用,应该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二、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培训。政府要加大力量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对退役军人、农村富裕劳动力、贫困人员和下岗再就业人员进行培训,同时吸纳民间资本、民间资金办职业教育。三、加强河北省政策环境建设。政策环境跟营商环境是一样的,资金可以流动、人才可以流动,唯独当地政策不能流动,所以加强当地的政策环境优化才能够留住人、才能够引来人。

齐明亮委员说,完全同意这个报告。随着大气污染治理的深入,大量“散、乱、污”企业关闭,也导致下岗职工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有新的就业载体。只有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投资、增加就业载体方面做好,特别是增加高科技环保产业的载体,才能使大学毕业生和下岗职工很好的就业安置。因此,建议在报告中增加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投资、增加就业载体方面的内容,从这个角度来缓解就业难的问题。

张海燕委员说,通过参加这次执法检查,我感觉这份报告反映现实很全面、很客观,查找的问题很准确,对促进就业工作所提的建议很实际,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提几条建议,一、各部门要形成工作合力,积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在对接中解决当地就业问题。二、高校需要更新教育理念,不一定都要设置“高大上”的专业,可以围绕养老、家政等市场需求,科学设置招生专业。三、教育部门在办学评估中要出台相关标准,鼓励支持更多的大学生到基层工作,鼓励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四、为了社会稳定,减少“空心村”“留守老人”与“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问题,要转化“劳务输出”模式,尽量推动劳动力就近就地实现就业。

杨兆廷委员说,就业问题是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后面临的全国性问题。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指导政策。近年来,河北也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河北面临就业问题的人群主要有两类:一是农民工群体,存在隐性失业的问题。二是大中专毕业生群体,存在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我省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招生比例偏低,本科生就业压力大,同时,也造成了创新能力不足。综上所述,相关部门不能单从促进就业的角度讲促进就业,要从投资拉动、产业结构调整、高校专业设置完善等角度综合考量,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

范振增委员说,我本人参加了这次调研,政府在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去产能后对相关人员的工作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退伍军人及保障贫困人员就业等方面加大了税收减免力度、设立了扶持基金、创业孵化基地搞得也很好;从整体上看,就业规模不断扩大,三产就业结构逐步优化,就业率比较稳定。提四条建议,一、加大就业监督检查力度,二、加大宣传力度,三、对培训内容要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四、寻找人才结构失衡“招工难”“就业难”的解决方法。

张福建委员说,总体感觉河北省在贯彻就业促进“一法一办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在促进就业方面成效是充分肯定的,赞成这个报告。提两条建议,一、对通过创业促进和带动就业方面,还要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特别是在实施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培育提升这方面要进一步提高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二、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强。人社部门在指导毕业生就业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是毕业生从学校到就业有个不适应的问题。因此,要根据用人单位需要,实施职业技能提升的培训,要根据不同时间段的社会用人需求,建立健全职业辅导制度,健全创业、就业项目库,为创业者、就业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指导和服务。

王亮委员说,赞同这个报告。省人大常委会开展就业促进执法检查是抓住了最大的民生问题,报告也全面反映了就业促进工作成效。一是要充分认识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就业是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六个“稳”中的第一个“稳”,就业优先是个战略问题,必须坚定不移抓好。二是要客观看待面临的就业压力,下大力解决好影响就业的突出问题。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就业工作的领导,强化政府责任,从政策、资金、培训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稳住就业的基本盘。

宋文新委员说,完全赞同景辉主任作的报告。执法检查选题很准,检查很深入,报告指导性和针对性很强。从报告看,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一法一条例”的实施,取得了较好成效,发现的这些问题确实不容忽视,提出的意见建议切实可行。建议,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要把握科技进步与充分就业的关系,统筹一、二、三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劳动力的优化配置。二、把创业带动就业的大环境营造好,创业能够带来更好的就业。特别要把营商环境始终作为一件大事抓好,促进国有、民营、外资等经济成份加快发展。三、把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夯实,要通过调查失业来印证登记失业的准确性,把社会保障和培训劳动力结合起来。突出问题导向,真正把就业方方面面的工作做扎实。

常思勇委员说,就业促进“一法一办法”实施检查选题非常好,既是对中央“稳就业”决策的贯彻落实,也与我省是人口大省就业压力大的现实相符,检查形成的“一法一办法”报告非常好,清晰明确地反映了我省落实“一法一办法”总的情况和下一步的问题对策。提几条建议,一、促进就业最重要的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要在优化营商环境、提高企业扩大再生产的意愿上下更大的功夫,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二、职业教育培训不能空对空,要和国内省内龙头企业对接,根据企业需求培养人才,通过大力提升职业教育和培训院校就业率,带动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入学率。三、要高度重视由于环保等各种因素导致的企业停工停产导致的隐形失业问题,要出台政策措施关注这类隐性失业人群生活状态。

刘艳红委员说,报告很好,有大量的、详实的资料支撑。提几条建议,一、强化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扩大职业教育在培养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高技术技能人才,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二、进一步加大研究,深度分析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型产业的需求人才的岗位,引导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人才相适应。三、做好市级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方便各类教育机构利用平台进行实习、实训的锻炼,让学生出去以后马上就能上岗。四、加大政策的引导作用。出台有利于引导企业或社会资源投入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相关政策,缓解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

武凤英委员说,这个报告非常好,我完全赞同。提两条建议,一、全省农民工就业情况调研报告对策建议中第一条内容,将“发挥先进制造业吸纳农民工的主阵地作用”改为“发挥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农民工的主阵地作用”;第五条内容“督促企业依法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的表述需要进一步斟酌,因为目前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不高,所以应先保证就业,不能硬性规定必须让他交保险。建议多到民营企业搞调研,多出一些实事求是、便于落地的政策。二、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劳动部门要加强和教育部门的沟通,支持鼓励发展高等职业院校,高校专业设置一定要围绕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围绕服务于河北省的产业发展,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专业设置,利用高校加地方的高职合作培养人才,有效促进就业;要树立正确的政策导向,用经济的手段吸引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工作;要实现民营企业的职称评定和国企一视同仁,消除不同所有制的差别,这样有利于从政策层面鼓励毕业生或下岗职工到民营企业工作。

刘广海委员说,赞同这个报告。我省的就业问题,既要重点解决好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第一次就业,又要教育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更要重视在产业结构调整、化解过剩产能转型升级中的职工二次就业。

杜君丽委员说,景辉主任的报告实事求是,查找问题比较准,比较实。提两条建议,一、对城镇40、50群体多提供新的就业岗位,把就业信息提供到家、到社区,从根本上减少就业压力。建议有关部门或者居委会作为中间人牵线搭桥,做好相关帮扶工作。二、农业和粮食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现在好多农村的孩子没有从事农业生产的意向和技能,这是非常危险的一个信号,不仅造成了就业压力,也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人口体质健康。这一点非常重要,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张树然委员说,同意这个报告。省委、省政府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就业工作作为基本民生工程放在优先位置,精心组织推进,加大工作力度,取得显著成绩。建议,把河北就业工作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来谋划,在制定规划、完善政策、创新机制等方面,都要充分考虑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对接服务京津的需要,积极构建京津冀一体化就业体系,供需衔接,优势互补,全面提高就业质量和水平。

张志敏委员说,赞同报告,充分肯定执法检查组所做的工作。报告里不仅总体汇报了贯彻实施“一法一办法”主要成效,还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存在问题,并且提出了促进就业工作的合理建议。报告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退役军人这三大重点群体的就业情况做了详细的说明。三个报告以数据作支撑,客观分析了三大群体的就业现状。提两条建议,一、提高高校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高校应该对接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一方面根据市场需求调整高校的专业,另一方面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培训部门,把职业素养的培训与实习以及与学生的毕业所需要的学分相结合,促进学生在校期间也就是就业之前的能力培养。二、应该在农民工稳定就业方面提供更多的保障。报告里提到关于服务农民工政策存在碎片化现象,对于支持农民工扎根城市工作生活的相关政策规定,要真正落实落地。

郭翠朵委员说,提几条建议,一、就业和再就业同等重视。企业有生存周期,科技发展加快,业态变化非常大,现在有的行业过几年可能就没有了,所以就业跟再就业要同等重视。二、就业前的培训跟就业中的培训同等重视。发挥企业的作用,这是企业发展和员工素质提升的要求。三、让职业教育同学历教育一样受人尊重,重要的是提高其待遇。

申书兴委员说,赞成这个报告。高校毕业生是就业的重点群体,高校就业存在着就业难,也存在着就业不对口的问题。提两条建议,一、要进一步加大支持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办学,引导高校办学真正与社会需求对接,增强就业针对性。二、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出台高校毕业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有针对性的就业政策。

谷雪芬委员说,同意景辉主任的报告,报告内容详实全面,分析问题客观。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问题,就业是关系社会稳定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社会建设委员会做了大量工作,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三大就业需求人群有一个详细的分析报告。建议,一、优化营商环境,用大项目带动就业。二、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创业、劳动就业。

许皞委员说,同意这个报告。建议,一、加强教育引导,逐渐消除职业歧视,有利于高体力工作粗活工作招工就业,让所有行业的劳动者得到同样的劳动尊重。二、很多大学生、研究生毕业后,专业不对口,本领得不到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损失大。建议要把专业对口程度做调查研究,在政策管理层面拿出对策。三、大学就业要提倡毕业后的就业,而不是毕业前的就业。很多大学在大四年级就开始参加各种招聘会,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四、大学教学培养计划灵活性不够,实践教学的时间不足,实践没练出来,就业单位都不愿意招收应届毕业生。五、我国很快就要进入到劳动人口短缺的阶段,很多行业会出现空档。河北要提前做好策划,要留住年轻人,才有发展的后劲。六、农村就业市场非常广阔,要尽快组织和策划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新的就业岗位。农业农村会产生一系列的新业态,我们在就业政策、就业引导、职业培训方面要提前有所准备。

崔慧霄委员说,赞同这个报告,提两条建议,一、要重视就业供需的不平衡问题。我省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有些地方“招工难”,比如沧州市有很多化工企业;而另一方面又“就业难”,这与高校的专业设置不无关系,也与就业导向有关。二、要加强对一些劳务派遣公司等中介机构的不当行为的监督管理。

省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王俊华说,报告是个好报告。一是调研深入,问题把握精准;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提出的意见建议针对性强,很务实。提几条建议,一、亟需加大对创业的指导引导,营造全社会更加优化的创业环境,并下大力气提高全社会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创业引导就业应是一个大的趋势,创业创造就业岗位,但当前创业成功率不是很高,原因就是以上几方面还不够。二、不断提高全社会各类人群的就业能力。提高不断适应新形势岗位的要求和能力,失业人群基本缺乏适应就业岗位的能力。改变这一现状,学校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学校教育之后的继续教育,也就是从业人员的再培训。过去各行业都有自己的职工培训学校,发挥了有针对性的职业再培训再教育作用,对全社会从业人员从业能力的不断提高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这应作为一条经验。三、就业能力的培养,学校承担着重大责任,但是要真正的解决问题,只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是全社会都要参与进来,特别是行业企业。

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副主任委员王晓飞说,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从执法检查情况看,我省就业促进工作成效比较明显。一是就业促进“一法一办法”对就业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支撑,促进了我省的就业工作。二是各级政府重视就业工作,措施较好、办法较多,我省的就业工作成绩明显、亮点突出。比如,在对去产能下岗职工的安置方面,在对下岗职工、农民工、复转军人等人群开展培训方面做的都非常好,效果也非常明显,有利地促进了就业和再就业。三是省里各级财政支持到位,有力地促进了我们的就业工作。存在问题主要是结构性的矛盾比较突出,“招工难”“就业难”现象并存。“招工难”主要体现为技能人才短缺。“就业难”一方面难在技术性的人才短缺,建议在职业教育方面要增加经费投入,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另一方面,存在对岗位的挑剔,“有岗不就”现象较为严重,愿意去轻松的岗位、体面的岗位,不愿去一线岗位、需要付出劳动的岗位。建议加强教育引导,转变就业观念。

省人大城建环资委委员郝立谦说,我们从事企业工作的感受还是比较强烈的,主要困难就是招工难。劳动力并不短缺,缺的是具备职业技能的劳动者。报告中对策建议的第六部分提到了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这里面主体除了学校之外能不能增加企业的主体,出台一些务实的政策,比如在企业设立经过政府认证的职业培训机构,给予一些其他方面的鼓励的政策,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在职业培训过程中的作用。这样能够让职业培训更贴近企业的生产实际,提高劳动力供需匹配度。

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委员李建军说,过去允许企业办职业教育,而目前的职业教育主要是由教育部门承办,缺少明确的就业导向。建议,恢复企业办职业教育,让有条件的企业办职业教育,培养自己需要的技能人才,这样能够使学习更有针对性,促进就业。

省人大民侨外委委员尹静说,赞同这个报告。个人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一再提前,不利于毕业班教学的稳步推进,大量的毕业论文、设计、总结等重要的收尾工作待完成,影响教学质量。另外,大学生就业质量考量应更侧重专业的匹配度、职业期待度、职业发展前景、个人发展前景等评价指标,不能仅从工资收入、工作环境稳定性方面看。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如办工作室、公司等,鼓励到西部援疆、援藏、到农村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起到风向标的作用。

本期发言人员名单:

周仲明、王会勇、姜虹、王大为、王昌、杨智明、杨金深、王振平、鲁平、翟志海、张力红、刘书为、王海波、赵风楼、刘教民、齐明亮、张海燕、杨兆廷、范振增、张福建、王亮、宋文新、常思勇、刘艳红、武凤英、刘广海、杜君丽、张树然、张志敏、郭翠朵、申书兴、谷雪芬、许皞、崔慧霄、王俊华、王晓飞、郝立谦、李建军、尹静

责任编辑:赵文强
Copyright  ©  2011-2018  www.hbrd.gov.cn  河北人大 版权所有
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办
冀ICP备09023088号-1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