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
——习近平
您当前的位置 : 河北人大 >> 新闻中心 >> 人大要闻
解读塞罕坝的“精神密码” 让“两山”理论深入人心
来源:全国人大 2021-01-07 10:20:03
A- A+

  塞罕坝是一个蕴含着真道理、大道理、硬道理的地方。塞罕坝蒙语全称“赛堪达巴罕色钦”,意为“美丽的山岭水源之地”。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做出重要批示: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2020年9月下旬,我有幸随同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视察组到塞罕坝林场视察。在参观塞罕坝展览馆、亮兵台营林区和七星湖湿地的过程中,代表们与我一起透过一幅幅图片、一个个故事,被塞罕坝林场从一棵松到一片林的艰苦创业历程所震撼,被几代塞罕坝人战沙傲霜、战天斗地,用青春、汗水、热血乃至生命塑造的塞罕坝精神所感动,被他们接力传承至今取得的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所折服。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历史上,这里曾森林广布,水草丰茂,鸟兽出没,清王朝曾将这一带设为皇家猎苑,人称“木兰围场”。进入20世纪后,中国战乱频仍,烽火连天,民生艰难,又遭日寇多年掠夺,塞罕坝的森林成片成片地倒下,沙尘暴遮天蔽日而起。不足百年,“美丽的高岭”便梦碎荒原,沦落成黄沙遮天的苍凉大漠和一座座乱石嶙峋的“大光顶子山”。清政府为了弥补国库空虚,于同治二年(1863)、光绪二十八年(1902)、光绪三十年(1904)对木兰围场进行了三次大规模开围伐木、垦荒,直到民国五年(1916)的53年间,累计开围放垦130.3万亩。塞罕坝原始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森林、草场、河流面目全非。上世纪五十年代,沙尘暴频袭北京,与北京直线距离只有180公里的浑善达克沙地,海拔约1400米,而北京城区海拔仅40多米。有人形容,如果这个沙源堵不住,那就等于在屋顶上向院子里扬沙。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愈来愈深切地感到生态之痛。1956年,毛泽东同志提出“绿化祖国”的伟大口号。从此,重整山河,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成为新中国领袖率先垂范和持之以恒的国家行动。

  1962年,塞罕坝林场成立,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127位农林专业的大中专生,与原有三个林场的242名干部职工,拉开了塞罕坝林场建设的创业大幕。拥有远大目标和坚定意志的拓荒者,是任何困难都压不倒的。没房没屋自己盖,没米没菜自己种,没鞋没衣自己做,塞罕坝变成又一个“南泥湾”。创业者们开着拖拉机、植苗机,像开着钢铁战车,一往无前、气势磅礴地向着茫茫荒野推进。截至1976年,塞罕坝林场累计造林70万亩,是河北省8个林场中唯一完成造林指标的单位。但在1977年,林场遭遇历史罕见的“雪凇”灾害,57万亩林木一夜之间被压弯折断,15年的劳动成果损失过半。1980年,又遭遇百年不遇的百天大旱,12.6万亩树木枯死。塞罕坝人眼看自己用心血汗水浇灌的大片林木毁于一旦,痛哭失声。但哭过之后,他们擦干眼泪,从头再来。通过不断探索,外出取经,竟将一年一次的春季造林变成春秋两季造林,其中凝聚的是塞罕坝人可歌可泣的奉献。

  董加伦是塞罕坝的第一代创业者。1963年,他和27个中专同学一起来到塞罕坝。27岁时,他和在济南工作的妻子开始了漫长的两地分居生活。两年后有了女儿,可孩子怎么长大的?什么时候会走的?多大会说话的?怎么上学的?他一概不知。因为长年分居,孩子小时候对董加伦没感情,回家不认爹,还撵他走。有一年春节晚上,董加伦在门外哭,老婆在屋里哭,直到女儿睡着他才敢进屋。“他结婚27年,和爱人在一起的时间不超过两年。可以说,他这辈子完完全全交给塞罕坝了。”

  一大群泥头花脸的“林二代”出生以后,没有学校就读,他们就撸起袖子搭窝棚,一条宽木板当课桌,一条窄木板当坐凳。没老师就找“识字工”,一个个“窝棚小学”就这样钻出地面。年复一年,大人们战恶风斗狂沙,育树苗、种林子,一出门就几十天。长大后,“林二代”们才明白自己是“被放养的一代”。2007年,因学生大量流失,初中三年级只剩了8名学生,塞罕坝林场子弟学校不得不宣布停办。那天,最后一任校长刘晓兰独自走进校园,手抚院墙边走边哭,觉得心“一下被掏空了”。林场司机小高说:“上学时,老爸每次下山把我送到县城小学,我都抱着爸爸的腿死活不放哇哇哭,一定要跟老爸回家。学校里凡是林场的孩子都这样,谁劝也不好使,大人也跟着抹泪,全操场哭声震天。有一年放寒假,妈妈坐马车接我回家,一路刮着白毛风,我的脚冻僵了,妈妈便把我的脚塞进她的衣服里,一路用身体把我暖到家。到现在,只要一听到《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我就止不住泪流。”

  都说女人是水做的,可塞罕坝女人的意志却能滴水穿石。1964年,来自承德市的女中学生陈彦娴、甄瑞林、王晚霞、史德荣、李如意、王桂珍等六姐妹志愿来到林场,用终生不变的行动书写了“六女上坝”的一段佳话。初来乍到,她们就参加了“马蹄坑大会战”,牛皮靰鞡大棉袄,打上裹腿戴棉帽,走到跟前也看不出男女。山上寒风一吹,姑娘们眼瞅着对方脸上鼓起几个透明的大泡,还取笑对方“长青春痘了”。一天劳动十几个小时,只有两顿饭,饿了就挺着,渴了就抓把雪。六姐妹上坝三年,都没回家探过亲。有人问陈彦娴,如果能重来,还愿不愿意选择在塞罕坝扎根?其实,这个问题她早就用行动回答过。1976年,陈彦娴的母亲在承德市区给她找好了接收单位,还赶来坝上叫女儿回去。但陈彦娴选择留在了塞罕坝,她舍不得这片正在茁壮成长的林区。“塞罕坝人用青春、汗水和生命换来了这百万亩林海,我们完成了祖国交给的任务,一生为之自豪!”

  塞罕坝林场党委书记安长明告诉我,塞罕坝人坚持“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由于长期生活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塞罕坝第一代职工平均寿命仅52岁。

  血水、汗水、泪水,从来都是历史车轮前进的润滑剂。不经过血汗泪水的洗礼,那简直不能称为胜利。进入新世纪,历经三代人的苦战奋斗,大片大片的枯黄从塞罕坝版图上消失,上百万亩共约4.8亿棵英雄树拔地而起。它们和塞罕坝人肩并肩、臂挽臂站在一起,莽莽苍苍,顶天立地,傲视苍穹。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地位,部署频次之密,推进力度之大,取得成效之多,前所未有。塞罕坝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进入改革奋进的快速发展期。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塞罕坝所在的承德市的生态地位。在2013年2月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张承地区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统筹推进提出要求:“建设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同步考虑解决京津周边贫困问题。”2014年早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和推动下,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将承德列为“京津冀西北部生态涵养功能区”。

  发展林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2008年以来,习近平同志都会参加每年春季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在植树时,他谆谆叮嘱:“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不可想象,没有森林,地球和人类会是什么样子。” “造林绿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撸起袖子加油干。”

  盛世兴林,泽被后代。塞罕坝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植树造林敢攻坚,改革发展不停步。习近平总书记心目中森林的地位和作用有多重要,塞罕坝人懂得自己肩上的担子就有多重,使命就有多光荣。塞罕坝林场拥抱新的历史机遇,担起新的历史使命,成为转变林业发展模式、建设生态涵养功能区的排头兵。

  最近几年,林场不满足已有的成绩,继续增林扩绿,把土壤贫瘠和岩石裸露的石质阳坡作为绿化重点,大力实施了攻坚造林工程。塞罕坝林场林业科副科长范冬冬向我们介绍说:“在山高坡陡、立地条件极差的硬骨头地块上,目前已完成攻坚造林7.5万亩。明年硬骨头将全部啃下,成林后将大幅提高林场森林覆盖率,达到86%的饱和值。”

  正在全面推进的国有林场改革,将给塞罕坝注入新的活力。对全国4855个国有林场的改革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15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国有林场改革方案》,提出保护森林和生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森林与生态保护制度是首要任务。方案将国有林场的主要功能定位于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这从根本上明确了国有林场的性质,理顺了体制机制。

  “十四五”规划中指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一代接一代的塞罕坝人,造林、护林、营林、爱林,赢得了光明的今天和广阔的未来,促进塞罕坝在新时代更加美丽富饶。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一种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这席话,塞罕坝人感到十分亲切,字字句句都说到了他们的心坎上。让塞罕坝人欣慰和自豪的是,“两山理论”的重要思想,已在“美丽高岭”落地生根。

  天地公道,道法自然,塞罕坝人成为伟大的绿色播种者。曾有人计算过,如果把塞罕坝的林木按一米株距排列下去,可以绕赤道十二圈,等于给我们的地球系上一条靓丽的绿飘带。如今,塞罕坝林场面积已达115万亩,成为世界最大的人工林海。每棵树的年轮,都记载了这里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进程。据中国林科院评估,如今塞罕坝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2.74亿立方米,固碳81.41万吨,释放氧气57.06万吨。近两年,塞罕坝绿色发展的理念不断完善,2012年开始,塞罕坝大幅压减木材砍伐量,从以往每年的15万立方米调减至9.4万立方米,木材产业收入占营林收入的比重也从66.3%降至40%。

  “金莲花发映阶新,著雨清妍不染尘。”一阵秋日的太阳雨过后,塞罕坝金莲映日景区内,雾气袅袅升腾,朵朵金莲盛开,宛如仙境一般……春天,群山抹绿,雪映杜鹃;夏天,林海滴翠,百花烂漫;秋天,赤橙黄绿,层林尽染;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塞罕坝四季皆有美景,已经成为摄影发烧友的天堂,是华北地区知名的森林生态旅游胜地。今天的塞罕坝,绿水青山带来真金白银,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郁郁葱葱的林海,成为林场生产发展、职工生活改善、周边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目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年均50万人次,一年门票收入4000多万元。

  如今,塞罕坝迎来“土生金”大循环的黄金时代。上百万亩波澜壮阔、郁郁葱葱,犹如一只奋飞的雄鹰,用两只巨大的翅膀牢牢扼守着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并与河北承德、张家口一带的防护林连成一体,筑起一道雄伟的绿色长城,成为京津冀和华北地区的“风沙屏障、水源卫士”。

  2017年,获知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的感人事迹后,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塞罕坝人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苦战精神,创造了一个人间奇迹,谱写了一部绿色史诗,提供了一个中国模式。它是中国故事,又具有世界意义。它用事实告诉大家:人类可以做到、应该做到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丽的家园。

  塞罕坝的发展历程,正是“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生动写照;塞罕坝林场创造的巨大效益,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力印证;塞罕坝依靠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严格的法治和制度保障、科技创新技术支撑等,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它是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有力印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实践探索。

  塞罕坝人种下的不仅仅是一棵棵树,更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造就的不仅仅是一座“美丽高岭”,更是一座受人景仰的“精神高地”。我们要学习弘扬塞罕坝精神,乘着五中全会的东风,更好地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精神,时刻牢记责任使命大于天,善作善为、善为善成,把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强大动力。要保持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的作风,发扬钉钉子精神,迎难而上、久久为功,把业绩写在祖国壮美的山川大地上。

  “是谁把爱交给蓝天,让千里松林拨动美妙的琴弦;是谁把真情留给大地,让茫茫荒漠变成多彩的画卷……”共和国不会忘记,老一辈人筚路蓝缕、伏冰卧雪、可歌可泣的创业历程;共和国不会忘记,新一代人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绿色发展的接续传承。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塞罕坝的绿,生机勃发,活力四射,浸润中华大地。

  塞罕坝之行是一次深刻的“两山”理论学习之旅,爱国主义教育之旅。通过塞罕坝之行,我们坚信,有“两山”理论的指引和武装,塞罕坝的浓浓绿色,英雄的塞罕坝精神,必将像伟大的中华民族创造的其他一系列精神一样,如浩荡春风吹遍美丽中国,去拥抱祖国的大地、拥抱我们的蓝天与未来。

  (作者系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联络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陈庆立。)

责任编辑:王佩瑜
Copyright  ©  2011-2020  河北人大 版权所有    WAP版网站
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办
冀ICP备09023088号-1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