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最关心的是什么问题?惠企政策是否能落地?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好的建议?都说说,我给反映上去。”1月2日,在位于石家庄市赞皇县曲江村的原村土布非遗工坊内,省人大代表崔雪琴快人快语。在她对面,坐着两个当地民营企业家。

崔雪琴(左一)与当地民营企业家座谈交流。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蔡洪坡 摄
赞皇县是山区县,林果产业优势突出,区域内有多家企业从事农产品深加工,成为带动当地群众致富增收的龙头企业。这天,崔雪琴原本是要到这几家企业走访,为了节约时间,大家干脆一块来到了崔雪琴这里。
“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还是融资问题,资金短缺限制了企业进一步发展。”河北枣能元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建军说,企业的厂房、设备已经抵押过了,如今,想要再次融资,却遇到了抵押种类不足,贷不出款的难题。
“我关注的是农民技能培训的问题,希望把培训资金放到企业,由企业来自主培训,提高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河北华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郜春喜说。他所经营的企业主要从事核桃仁、腰果等干果深加工,然而,却很难招到有技能的工人,“从当地招聘农民,还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精力来培训,这对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崔雪琴是赞皇县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也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村土布纺织技艺”第三代传承人。2006年,她返乡创业,开办了集棉花种植、手工纺织、研发销售为一体的农民合作组织,产品主要有手工面料和服装、服饰和床上用品等360多个品种。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土布产品不仅走出了河北,走出了中国,走向了世界,还闯进了都市时尚圈,亮相米兰国际时装周,向世界展示了东方美。

在原村土布博物馆内,陈列的土布服装曾亮相国际米兰时装周。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蔡洪坡 摄
不仅如此,崔雪琴还是当地群众致富带头人。她建立了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坊,覆盖6个乡镇、17个村庄,吸纳村民参与土布纺织,带领妇女增收致富。上千名农村妇女通过学习土布技术,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幸福生活。
“当选人大代表,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多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当选省人大代表后,崔雪琴感到光荣和自豪,也感到了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自此之后,她更加注重深入调研,注重研究和思考,认真履职,积极建言献策。
“非遗是助力乡村振兴有力抓手,建议加大非遗支持力度,促进非遗产业良性发展。”“品牌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建议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品牌的扶持、建设力度,完善品牌保护措施,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履职期间,崔雪琴提出的这些来自基层一线的好建议,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一些“金点子”变成了破解难题的“金钥匙”。
交谈中,大家围绕企业如何健康、快速发展,畅所欲言。大家一致表示,不仅要用好、用足国家的惠企好政策,还要铆足干劲,苦练内功,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向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进军。一上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雪琴对我们民营企业发展可上心了,没少帮我们出谋划策。她是人大代表,提了很多接地气的好建议。我们也乐于向她念叨念叨。”郜春喜说。
令崔雪琴欣喜的是,去年,她的土布织造技艺又有了新突破,35厘米的布幅增宽到了140厘米,更受客户喜爱。
“国家政策这么好,我们民营企业也该加把劲,乘势而上,让企业发展再上一个台阶。”崔雪琴信心满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