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着全省人民的信任与重托,满怀着依法履职的责任和参政议政的热情,1月11日,出席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代表、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委员陆续抵达石家庄,向大会报到。
签到、核对信息、领取资料、佩戴出席证……在驻地,记者看到,代表委员们有序地办理报到各项手续,整个流程规范、有序、高效。报到后,代表委员们仔细阅读会议资料,熟悉会议议程和相关安排,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我今年最关注的还是科技创新领域,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省政协委员、省科学技术厅国际合作处(港澳台合作处)处长张洁刚办完报到手续,就开始加紧完善自己的提案。她建议,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引导鼓励企业聚焦新质生产力,围绕重点领域开展攻关,推动科技创新更好面向市场,更加匹配经济发展需求。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省人大代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陈晓敏十分关注智慧医疗建设。她认为,传统医疗需借力5G、云计算、大数据、AI等技术向智慧医疗转变,不断推动传统医疗健康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提升医疗服务便利化、标准化、智慧化水平,更好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医疗服务。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开好今年的省两会意义重大。会前,代表委员们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深入基层调研,充分听取社情民意,精心准备建议、提案。
如何在法治化轨道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这是省政协委员、张家口市律师协会副会长武天竹过去一年关注的重点,为更好完成今年的提案,他多次到有关企业、单位调研走访。“希望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优化营商环境领域相关立法,并通过立法、执法、司法协同,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水平。”武天竹委员说。
“来,看看我们村的新成果,盐碱地红薯。”省人大代表,黄骅市羊三木回族乡羊四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万俊男在报到时,从行李箱里掏出了几个红薯,向大家展示。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带领乡亲们致富增收,是他一直思考的问题。“去年,我们引进的适合盐碱地种植的红薯喜获丰收,为村集体增加3万元收入。今年我将继续围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出建议。”他说。
怀揣良策,共赴盛会。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把更多基层声音和百姓期盼带到两会上,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作出积极贡献。(记者刘冰洋、霍相博、刘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