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
——习近平
您当前的位置 : 河北人大 >> 基层人大
秦皇岛市抚宁区人大常委会:让公证更有“温度”服务更暖民心
来源:河北日报 2025-09-12 09:22:51
A- A+

订立合同、继承财产、证明亲属关系……公证服务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近日,秦皇岛市抚宁区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围绕提升公证服务质效开展专项调研。

在调研过程中,调研组了解到一个温暖的故事:有一对夫妻因在外地工作,只有周末才能返回抚宁办理不动产权证书。了解到他们的实际困难后,抚宁区公证处主动开通“绿色通道”,安排一名公证员和一名公证员助理,利用周日上午时间为他们办理了委托公证业务。

据介绍,今年以来,抚宁区公证处针对老年人、残疾人、军人军属、外出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对于时间紧迫的事项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出证,目前已办理网上业务7件、延时业务5件、涉军涉老业务21件。

“此外,对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无争议的公证事项,当事人只要材料齐全、真实,符合法定受理条件,只跑一次公证机构即可办好公证。”抚宁区公证处主任董振英告诉记者,目前,“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范围已扩充至31类84项。

“改善和优化服务没有终点。从方便群众办事出发,只有不断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温度,才能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抚宁区人大代表聂春阳建议,进一步强化部门协同,如在办理房产继承时,尽可能将关联性强的事项集中起来办理。

怎样强化公证定分止争的功能作用?这是调研组此行关注的内容之一。回应关切,董振英举了一个例子:今年4月,辖区居民付某某为继承母亲在银行的存款,到公证处办理继承公证,但因姐姐不愿配合,相关工作一时难以推进。

“立足‘调解职能和第三方中立’的角色定位,我们走访村干部,了解当事人家庭背景,从法理到情理,反复沟通调解,最终姐姐消除误会,配合弟弟出具了相关手续。”董振英说。

在抚宁区人大代表郑海波看来,这种“公证+调解”的联动模式,既节约了司法资源,又维护了社会和谐,值得借鉴推广。他建议,进一步固化该工作机制,探索公证机构与基层调解组织、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建立常态化的联络与信息共享渠道,构建“预防—调解—公证”的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链条,全方位延伸公证服务触角。

“接下来,我们将把调研成果转化为监督实效,持续推动公证服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抚宁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华说。

责任编辑:吴丽芳
Copyright  ©  2011-2024  河北人大 版权所有    WAP版网站
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办
网站地图  冀ICP备09023088号-1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